第(3/3)页 江西到处是山,许多地方没有开垦。 因为开垦荒地非常累,而且需要持续沤肥。开垦出来前几年,很可能收成不能让种子回本,两三代人才能让一块荒地变为良田。 很有可能,荒地刚刚变成良田,就有士绅出来夺田,因此农民垦荒的积极性不高。 而红薯不挑土地,刚刚开垦出来的荒地,虽然产量也很低,但收获绝对大于种子成本。现在江西山中,到处种植红薯,已经开垦出十多万亩山地。 徐念祖、徐凤彩兄弟对视一眼,都感觉有些惊讶。 李凤来这种大商人,说起山民能吃饱,居然带着非常自豪的情绪。 “嘿嘿,”李凤来笑着解释,“赵先生起事之初,吉安府各县没有番薯,番薯和苞谷都是在下采购引种的。而今,番薯、苞谷推广全省,也有在下的一份苦劳。” “失敬,失敬!”众人拱手行礼。 李凤来得意道:“举手之劳而已,能救活许多百姓,这是积阴德的大好事。” 船行至南昌。 码头之上,竟然出现一群服妖。 跟苏杭的服妖不同,南昌这些服妖,色彩并不艳丽,布料也不华贵,而是衣帽样式非常离谱。 甚至有人公然穿蟒袍! 又非传统蟒袍,还装饰有各种花纹,宽袖改成了箭袖,腰带紧扎非常精神。 “这蟒袍能穿出来上街?”徐念祖惊问。 江南也有人穿蟒袍,但都是在家里穿,顶多跟朋友私下交流耍乐。 李凤来笑着解释:“哈哈,赵先生不管服饰、家宅违制,只要别****上街,穿戴什么都可以。当然,不能穿官服、军服和吏服,抓到之后立即打板子。” 柳如是看到南昌码头,竟然有不少妇人,一看就是大户人家。 她们应该是出城礼佛的,身上裙袄不成体统,反正就是乱改一气,不过整体来看还颇为顺眼。 李凤来介绍说:“那是费家公子改良的样式,先在吉安府穿出,很快就传到南昌这边。发饰也改良许多,仕女们喜欢得很,平民女子也开始效仿。” 王微叹息道:“真盛世之景也!” 众人一路看着稀奇,顺江来到吉安府。 此时刚巧正午,一群苦力坐下歇息,小贩挑着担子过来,支起炉火烧汤煮面。 “老李,沽二两酒来!”一个苦力说道。 “哟,五哥,今天还要喝酒啊?下午扛包别摔着呢。” “二两酒怕甚?” “我也来二两!” “……” 一群苦力坐在码头吃面,居然人人沽酒喝,而且面汤油水也很足,还飘着一层油辣子。 徐念祖傻站在那里,看着苦力们喝酒吃面,突然眼眶湿润。 “兄长怎的了?”徐凤彩问道。 徐念祖喃喃自语:“我早该来江西,留在江南,平白蹉跎几年岁月。圣期,我能看到汉唐盛世,三十年内必至矣!” (推荐大罗罗的《活埋大清朝》,历史大神,质量不用担心,内容看书名就知道。) 第(3/3)页